傅莹:用魅力作武器
因为她,历来显得硝烟弥漫的新闻发布会,多了几分柔和气息。傅莹举止雅致,思想锐利,她同时懂得,魅力亦可用作武器
文|《小康》记者 鄂璠 北京报道
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这一天,对于参会报道的3000多位中外记者而言,拿到由会议发言人傅莹发出的总理记者会请柬,将是一种责任和荣耀;而对于傅莹来说,这一天,她也圆满地完成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言这个富有挑战的任务。
从作为全国人大首位女性新闻发言人,于3月4日11时许出现在公众面前,傅莹就一直是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用能最大化展现美丽的词语来形容这位60岁的女性:微卷的白发、轻柔的语调、亲切的笑容、优雅的气质……
那天去现场参加了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的一些记者甚至忍不住赞道:“好漂亮”。因为她,历来显得硝烟弥漫的新闻发布会,也多了几分柔和的气息。
她身上散发出的,仅仅是魅力吗?或许,从傅莹这些年的演讲、访谈以及文字中,我们能找到更多的答案。
“你的魅力和吸引力超过了盖茨!”
“我们更需要主动地介绍自己,尤其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和平常的语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传递我们的信息。”
傅莹在《在彼处——大使演讲录》这部书的自序部分,便写下这段话。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很多人便知道傅莹,新闻发言人,只是她的新角色。她最熟悉的领域是外交,她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国第一位驻大国女大使。2009年12月起,她出任外交部副部长。
但傅莹的外交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澳大利亚和英国担任大使期间,她常常为笼罩在中国形象上的那层拨不开的偏见迷雾所困扰。在她看来,这不仅对中国的形象造成了损害,也对双边关系的深入发展构成了潜在障碍,只要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会暴露出双方关系的脆弱。
好在,傅莹有很多被邀请演讲的机会,出任澳大利亚大使后的四个月内,她就发表过20多次演讲,她和她的团队思考着并想办法在演讲中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2004年7月29日,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毕业典礼上,她讲的是“迎接多彩的世界”;11月8日,在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年会上,她讲的是“变化中的世界与中国”;转年6月24日,在中国20世纪版画与当代陶瓷展开幕式上,她告诉堪培拉的朋友们如何“从艺术作品中了解现代中国”……
这些“主动地介绍”,老外们会有兴趣吗?一场关于中澳关系的讲演最能说明问题,550多名听众闻讯而来,而且均是自费购票入场,讲演活动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听众的提问热情也非常高。这样的效应在澳大利亚其实并不多见,甚至非常罕见,所以主办方都惊讶地和傅莹开起了玩笑,“比尔·盖茨来墨尔本演讲时都没有这么多人参加,看来你的魅力和吸引力超过了盖茨!”
然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传递中国的信息,却还只是傅莹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更大的挑战来自文化差异,有时也会夹杂着政治因素。
是前进还是后退?
“作为演讲者,当你期待别人付出时间和注意力的时候,就要准备好应对可能的难题。”
这是傅莹笔下的一则关于莎翁故居演讲的趣事。2009年4月24日,在英国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莎翁故居举办大规模的纪念巡游活动,傅莹受到邀请,将代表宾客致辞。
主持人是英国很有名气的86岁高龄的话剧和影视演员唐纳德·辛登,在傅莹演讲前,他一连讲了三个笑话,最后一个笑话显然是“冒犯”了傅莹。他讲,一位中国老人在弥留之际,他的英国朋友来看望,老人费劲地反复讲着一句话,英国朋友没听懂,就记了下来。之后他找到老人的后人,模仿着转达。不料老人的后人一脸恼怒:“老人好像是在讲,‘你踩着我的氧气管子了。’”
全场的听众几乎都笑了,只有傅莹在思考。
“可见语言是生死攸关的重要问题,下面请中国大使致辞。”主持人说完这句话不到一分钟,傅莹就走上讲台了,讲台上有好几个话筒,每个话筒都带出几条线来,站上讲台时需要小心地绕过脚下的线头,只见她站好后抬起头来,面对听众,慢声地对着话筒说:“我得小心一点儿。”然后她停顿了一下,听众们都静下来后。她说,“我可别踩着唐纳德的氧气管子。”
结果,不仅仅是听众们笑了,唐纳德自己也笑了,接受了傅莹的回击。
“我面临的难题在于,一方面,我是作为各国各界宾客代表上台致感谢辞的,在好几百宾客面前不好直白反应;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我也不能回避。斗智就像打网球,球打过来不能不接,回球出界也不行。”
如何“打好网球”,其实是傅莹在2007年4月至2010年3月出任中国驻英国大使期间,一直面临的课题。以前参加外交谈判时,每当双方僵持不下,傅莹常借用哈姆雷特的名言“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她把这句话改成,“是前进还是后退,这是个问题。”而“打网球”,也同样面临着“是前进还是后退”的问题。
那段时期的中英关系并不平静。2008年3月14日西藏发生打砸抢烧事件后,英国部分媒体不仅不报道骚乱实情,而且刻意剪辑录像或加工图片,制造假象,甚至“唱衰”北京奥运会。
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作为女性,常被称赞为有着温婉个性的傅莹会如何应对?17天后,她在曼彻斯特市政厅发表演讲,在围绕着“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英国的作用”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说后,傅莹严肃起来,“我想再谈谈两国关系出现的一些困难,特别是最近的拉萨骚乱造成的不友好氛围。我觉得西方一些媒体的表现起了不好的作用。”她直言,骚乱一开始,他们就假定有“镇压”,便在报道中说中国“镇压”,要求中国“克制”。但随着事件发展,他们找不到图片或事实证据,就把其他国家警方驱赶人群的照片拿出来,说成是中国警察镇压。“这些错误报道不仅误导了公众,还营造了负面的情绪。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在中国招致了很多民众的不满,激发了批判西方媒体的浪潮……”
真诚而直接地表达,让人们看到了傅莹的柔中带刚。除了利用演讲机会“主动地介绍自己”外,傅莹打算在“打网球”的过程中来一次“主动出击”了。
“主动出击”的智慧
“外界为什么不理解中国?我们自己也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还是缺乏沟通……另一方面,西方也应该冷静下来,认真看一看中国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继续猜测……”
这是2010年1月30日,与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莱昂内尔·巴伯共进午餐时,傅莹说的一段话。
在这之前的近两年时间里,傅莹成功地进行了多次“媒体公关”——这就是她的“主动出击”——虽然她知道和媒体打交道是有风险的,而且在聚光灯下,她也会紧张。
2008年3月28日,傅莹来到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新闻频道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早餐》,接受现场直播的电视采访。她穿着中式服装,还把两只“福娃”抱在怀中,她希望大家能够“还奥运一个单纯的意义”。4月5日,奥运火炬在伦敦传递的前一天,她在《泰晤士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奥运之火生生不息》,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绘了自己过去在西藏的经历与感受,并用翔实的数据,展现西藏真实的历史与现实。4月13日,傅莹又在《星期日电讯报》上写下《奥运火炬传递后的思考》,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同行的中国志愿者所受的委屈、中国年轻人的愤慨和自己女儿的困惑不解。
然而,要做到每一次都把愤怒隐藏,却也并不容易。傅莹也曾因为心中不爽而随手写过几页纸的感想,再找出来的时候还丢失了一页。
傅莹的著作《在彼处》中,收录的唯一一篇国内中文演讲节选是2005年9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谈的是“从外部环境的变化看我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的主题,从那个时候起,傅莹就意识到“与西方媒体打交道风险是比较大的”。在她看来,公共外交对外交官的个人素质是很大的挑战,因此她很希望将来的外交新一代在与媒体打交道方面具备更好的能力。
在国际上积累了“与媒体打交道”的丰富经验的傅莹,在2013年3月迎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全国人大的新闻发言人。这一次,她更多面对的是中国的媒体,当然,她仍要面对常常“毫不客气”的外媒,她仍要向世界介绍中国,这一次,最大的挑战是她必须要突破往常以外交为主的知识经验积累,熟悉中国近期方方面面的热点问题。
“新手”成功的武器
“我这个新手要找到路也不是那么容易,抱歉。”
“最能清晰地传递中国声音的使者之一”,这是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对傅莹的评价。在他看来,傅莹一直致力于把中国介绍给全世界,并向全世界敞开中国的大门。
受到过如此赞誉的傅莹虽然在普遍都比她年轻许多的记者们面前自称“新手”,但她的新闻发言人“首秀”还是受到了极高的好评。她最大的特点是善于讲故事、拉家常,“以柔克刚”。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关于环境问题的提问时,傅莹讲到了自己的感受,“每天早上拉开窗帘都要看一下今天有没有雾霾,我家也有两个口罩,我女儿一个,我一个,但是还没有用过……”而对于日本共同社记者提出的“中国外交是否会更加咄咄逼人”这个问题,傅莹则用平和的语言委婉地表达了“尊重事实”的建议。她说,“刚才你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注意到中国记者都笑了。其实你在中国听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几乎是另外一方面的意见,很多中国人的意见包括媒体人的意见,是希望中国更加强硬一些,尤其面对挑衅的时候,希望有更加强硬的姿态,这个差距是存在的。”
“发挥得不错”,是丈夫郝时远对傅莹的“首秀”评价,不过,他也注意到,傅莹在回答“全口径预算”这个经济问题时稍微有些“小磕巴”,郝时远也参加了全国两会,他是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他还建议妻子抽空看看直播视频,可以总结总结。
郝时远还向媒体透露说,年轻时的傅莹对未来其实并没有特别的预期、规划,只是她的工作很努力、很敬业,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为了做好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她每天睡得很少,做了大量的阅读。在郝时远看来,“努力”是对妻子最公允的评价。
说到傅莹的努力,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丘吉尔。上世纪80年代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傅莹曾到丘吉尔故居参观,还买了一本丘吉尔自传。对于当时的她来说,买课外书是件奢侈的事情,因此她把那本书一字不漏地从头读到尾。
“丘吉尔勤奋好学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他在自传中讲到,没有勤奋就不可能有聪明……这对我很有启发,尤其是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直到今天,我对自己做的每一场演讲和接受的每一次采访都精心准备。”
傅莹的勤奋当然也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她的父亲阿民,是蒙古族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学生,曾官至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在父亲的教导与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傅莹从小就热爱读书。《在彼处》的扉页,印着傅莹亲笔写下的字迹: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亲。
傅莹的英语很好,她曾跟着中国的广播电台学习初级英语,还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后,她做过邓小平的翻译,除了汉语、英语外,她还掌握了法语和罗马尼亚语。
傅莹认真地学习、工作,也认真地做每一件事情。很多与她接触过的英国人对她的评价都很高,说她是第一位善于发挥智慧和魅力攻势的大使,有幽默感。
工作之外,傅莹对于生活的热爱则鲜为人知。
傅莹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族人,从很多细节中可以看出,她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亲友、同事。她会记住并感谢每一个帮助过她的人。她身上有着蒙古族人豪放且重情义的气质。
她会穿着民族服装出席一些隆重的场合,显得别有韵致;她喜欢喝奶茶,出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期间,她对当地媒体说,自己从国内带来了砖茶,周末还会熬奶茶喝。她还喜欢蒙古族的长调,在外交场合,她常常将蒙古族歌曲的CD作为送给老外们的礼物。
在英国期间,傅莹喜欢参观文学家的故居,像简·奥斯汀和勃朗特姐妹的故居,她都去过。她还喜欢英国的文化生活,例如伦敦西区的剧院和足球赛。傅莹非常喜欢足球,在一位好友的感染下,她成了阿森纳的球迷,还拥有一件阿森纳的8号球衣。她把外交与足球有趣地联系在一起,并把她在足球场上“外交失误”的故事讲给了莱昂内尔·巴伯听。
那是2009年11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日,傅莹去观看阿森纳队对切尔西队的比赛。
“天冷极了,我穿上羽绒服,是亮丽的蓝颜色,配浅蓝色牛仔裤和湖蓝色围巾,很漂亮,我对这身装束非常满意。但当我抵达赛场的时候,发现不对劲了。”
怎么了?
原来,傅莹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穿蓝色衣服给红色的阿森纳队加油,岂不是很尴尬。“我的朋友接我去看比赛,一路上也没有提醒我。这就是英式礼貌吧?”傅莹显得有些调皮地反问巴伯。
从事外交事业的傅莹也是爱漂亮的,她很讲究装束,今年3月4日的发布会,她选择的是一件宝蓝色西服外套。直到3月17日全国人大会议落幕,仍有媒体在做“两会盘点”时再次提及傅莹时尚的着装风格——“东方范”、“很国际”——这几乎给所有现场的媒体记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仅仅与傅莹共进过一次午餐后,巴伯便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傅莹女士很有魅力,但她明白,魅力还可以用作武器。
(抽文)
我面临的难题在于,一方面,我是作为各国各界宾客代表上台致感谢辞的,在好几百宾客面前不好直白反应;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我也不能回避。斗智就像打网球,球打过来不能不接,回球出界也不行。
‘发挥得不错’,是丈夫郝时远对傅莹的‘首秀’评价,不过,他也注意到,傅莹在回答‘全口径预算’这个经济问题时稍微有些‘小磕巴’,郝时远还建议妻子抽空看看直播视频,可以总结总结。